七月初七这天,梧桐巷的蝉鸣比往常更热闹些。宋亚轩天没亮就醒了,翻出藏在衣柜最深处的礼物盒——里面装着那支攒了半年零花钱买的画笔,笔杆是浅棕色的,握着顺手,笔尖细腻,是李爷爷说的“最适合画细节”的型号。他把画笔拿出来,用淡蓝色的包装纸裹了三层,再系上一根银色的丝带,反复调整了好几次蝴蝶结的形状,直到觉得“刘耀文肯定会喜欢”,才小心翼翼地放进帆布包。
“亚轩,耀文奶奶一早就来电话了,说让你们中午去她家吃长寿面,她特意煮了两个荷包蛋!”妈妈端着早餐走进来,笑着把一个煮好的茶叶蛋塞进他手里,“你昨晚说要给耀文做蛋糕,面粉和奶油都在厨房了,要不要妈妈帮你?”
“不用!我自己来!”宋亚轩咬着茶叶蛋,快步跑到厨房。他前几天偷偷在网上查了“新手怎么做生日蛋糕”,记了满满一页笔记,还在李爷爷的文具店买了星星形状的模具和黄色的食用色素——他想给刘耀文做一个“星星蛋糕”,就像刘耀文总在速写本上画的星星一样。
打鸡蛋的时候,宋亚轩手忙脚乱,蛋清溅到了脸上,他用手背擦了擦,继续搅拌;加面粉的时候没控制好量,面团太干,又赶紧加了点牛奶;烤蛋糕胚的时候,因为怕烤糊,每隔五分钟就打开烤箱看一次,结果蛋糕胚中间有点凹,他只好在凹下去的地方填上奶油,再摆上星星形状的饼干,勉强遮住了瑕疵。
等把最后一颗星星饼干摆在蛋糕上时,已经快中午了。宋亚轩看着自己做的蛋糕——奶油抹得不均匀,边缘还沾着面粉,星星饼干歪歪扭扭的,却还是忍不住笑了,他小心翼翼地把蛋糕放进蛋糕盒,提着盒子,背着帆布包,往17号跑。
17号院门口的牵牛花比平时开得更艳,刘耀文的奶奶正坐在院门口的石凳上择菜,看见宋亚轩,赶紧招手:“亚轩来啦?快进来,耀文在楼上收拾东西呢,说要给你看个好东西!”
“奶奶好!”宋亚轩把蛋糕盒放在石桌上,“这是我给耀文做的生日蛋糕,等晚上我们一起吃。”
“哎哟,我们亚轩真有心!”奶奶笑得眼睛都眯了,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快上去吧,耀文念叨你一早上了,说你肯定会给她带礼物。”
宋亚轩的耳尖有点红,提着帆布包跑上楼梯,刚走到画室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哗啦”的响声,像是颜料管掉在了地上。他推开门,看见刘耀文蹲在地上,正捡散落的颜料管,旁边的画架上,放着一幅刚画完的画。
“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刘耀文看见他,赶紧站起来,手里还攥着几支颜料管,“我还没收拾好呢,想给你个惊喜。”
宋亚轩的目光落在画架上,瞬间就挪不开了——画的是他,坐在厨房的灶台前,系着妈妈的花围裙,手里拿着打蛋器,脸上沾着面粉,嘴角却笑着,旁边的料理台上,放着一个没烤好的蛋糕胚,阳光从厨房的窗户照进来,落在他的头发上,暖融融的。
“你怎么知道我在做蛋糕?”宋亚轩的声音有点哑。
“昨天路过你家窗户,看见你在查蛋糕教程,还记笔记,写得密密麻麻的,”刘耀文笑了,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本来想进去帮你,又怕打扰你,就想着画下来,当作给你的回礼。”
宋亚轩走到画架前,看着画上的自己,眼泪突然就涌了上来,他赶紧低下头,用袖子擦了擦,却被刘耀文拉住了手。刘耀文把他拉到书桌前,翻开一个新的速写本——第一页画的是他做蛋糕的样子,第二页画的是他在文具店挑包装纸的样子,第三页画的是他趴在窗台等雨停的样子,每一页都画得很细,连他嘴角的梨涡,都画得清清楚楚。
“这个给你,”刘耀文把速写本递给他,“之前的速写本快画满了,这个新的,专门画你,等我去广州了,你想我了,就翻开看看,就像我每天都在你身边一样。”
宋亚轩接过速写本,抱在怀里,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暖暖的。他从帆布包里拿出礼物盒,递到刘耀文面前,声音有点紧张:“刘耀文,生日快乐,这是我给你的礼物,你……你打开看看。”
刘耀文接过礼物盒,手指轻轻摩挲着包装纸上的蝴蝶结,慢慢拆开,看到里面的画笔时,眼睛瞬间亮了。他拿起画笔,握在手里,指尖拂过笔杆,又轻轻碰了碰笔尖,声音有点发颤:“这是……李爷爷说的那种专业画笔?你怎么知道我想要这个?”
“我……我听你上次跟李爷爷说,你的画笔有点秃了,画细节的时候总断墨,”宋亚轩的耳尖有点红,“我攒了半年的零花钱,买的,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喜欢,特别喜欢。”刘耀文看着他,眼睛里亮晶晶的,像落了星星,“宋亚轩,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生日礼物,比我姐给我寄的奥特曼模型还喜欢。”
他拿起画笔,走到画架前,挤了点黄色的颜料,在刚才那幅“宋亚轩做蛋糕”的画的角落,画了一颗小小的星星,然后又挤了点蓝色的颜料,在星星旁边,画了一支小小的画笔,笔尖朝着星星的方向,像是在守护着星星。
“你看,”刘耀文拉着宋亚轩的手,指着画上的星星和画笔,“这支画笔是你送我的,这颗星星是你,以后我用这支笔画画,每一幅画里,都会有一颗星星,就像你一直在我身边一样。”
宋亚轩看着画上的星星和画笔,眼泪又掉了下来,这次是甜的,像他做的蛋糕上的奶油,像巷口小卖部的橘子汽水,像刘耀文说的,他们的未来,都是甜的。
中午,他们在刘耀文奶奶家吃长寿面,奶奶煮了两个荷包蛋,都给了宋亚轩,说“亚轩是好孩子,要多吃点”;刘耀文则把自己碗里的肉丝,都挑到了宋亚轩的碗里,说“你做蛋糕累了,多吃点肉补补”。
下午,他们去了巷口的小卖部,买了两罐橘子汽水,坐在老槐树下的石凳上,分吃了一包草莓奶糖。刘耀文拿着宋亚轩送的画笔,在速写本上画了老槐树,画了石凳,画了他们手里的橘子汽水,还画了两颗靠在一起的星星,旁边写着“刘耀文和宋亚轩,永远是好朋友”。
宋亚轩看着速写本上的字,小声说:“刘耀文,我们不只是好朋友,对不对?”
刘耀文愣了一下,然后笑了,伸手把他拉进怀里,轻轻拍了拍他的背:“对,不只是好朋友,是要一起看风景,一起画梧桐巷,一起过一辈子的人。”
傍晚的时候,他们把宋亚轩做的生日蛋糕拿出来,在17号的院子里,点了十七根蜡烛。刘耀文闭上眼睛许愿,宋亚轩看着他的侧脸,心里悄悄说:“我希望刘耀文在广州一切都好,希望他能画出很多好看的画,希望他别忘了我,希望我们能永远在一起。”
刘耀文吹灭蜡烛,睁开眼睛,看着宋亚轩,笑着说:“我许愿了,希望宋亚轩能考上他想去的大学,希望他每天都能开开心心的,希望我去广州的时候,他不要哭,希望我回来的时候,能第一眼就看见他。”
宋亚轩的鼻子有点酸,他拿起勺子,挖了一块蛋糕,递到刘耀文嘴边:“快尝尝,我做的蛋糕,虽然有点丑,但是很甜。”
刘耀文咬了一口,点了点头:“甜,特别甜,比我吃过的所有蛋糕都甜。”
他们坐在院子里,分吃着蛋糕,看着天上的星星一颗一颗地冒出来,牵牛花的香味飘过来,混着蛋糕的甜香,把两个少年的约定,轻轻裹了起来。刘耀文拿起宋亚轩送的画笔,在速写本上画了天上的星星,画了院子里的牵牛花,画了他们手里的蛋糕,最后,在画的最下面,写了一行字:“宋亚轩,等我回来,我们一起看遍世界上的星星。”
宋亚轩靠在刘耀文的肩膀上,看着速写本上的字,心里悄悄数着倒计时——还有两个月,还有六十天,还有一千四百四十个小时,可他一点都不怕了,因为他知道,刘耀文的画笔里有他,他的心里有刘耀文,不管走多远,他们的承诺,都会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永远亮着,不会灭。
那天晚上,他们在院子里待到很晚,直到奶奶喊他们睡觉,才依依不舍地分开。宋亚轩走的时候,刘耀文把那幅“宋亚轩做蛋糕”的画送给了他,说:“你把这个挂在书桌上,想我的时候,就看看它,就像我在你身边一样。”
宋亚轩点点头,抱着画,往家走。月光洒在梧桐巷的石板路上,把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他回头看了一眼17号的院子,看见刘耀文还站在门口,朝他挥手。宋亚轩也朝他挥了挥手,转身继续走,心里悄悄说:“刘耀文,我等你回来,一起看星星。”
梧桐巷的夏天,还在继续,蝉鸣还在响,老槐树还在,他们的故事,也还在继续,带着生日蛋糕的甜,带着画笔的温度,带着藏在颜料里的承诺,慢慢走向未来。
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