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博离开了,但肖战没有。
肖战再次折返,去见了父皇。
“父皇,北郊猎场一事儿臣已经查清楚了,特来禀报!”
“哦?”
肖战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直接让朔风进来。
“参见陛下,臣乃副统领朔风,大难不死,特来向陛下说明缘由!”
景云帝听完朔风的话,没有多说什么,就让他下去养伤了。
赵崇明的参与他心里很清楚,但朔风没死这件事,他却是今日才得知。
看起来肖战这个太子的本领比他想得还要大。
而此时,肖战还不知道自己父皇对自己的警惕程度又加重了一层。
为了履行答应王一博的军饷事宜,肖战还是想借着这件事争取一番。
肖战深知军饷对于边关将士的重要性,他虽然没有在边关历练过,但也深知将士们的辛苦与付出。
因此,不管是为了王一博还是为了那些死伤的战士们,他都要把军饷要来。
“父皇,边关将士守卫边疆,劳苦功高,如今军饷短缺,恐影响士气。
儿臣恳请父皇从国库中拨出一部分钱来,以解燃眉之急。”
肖战跪景云帝面前,语气诚恳。
景云帝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摇了摇头:“国库空虚,百姓赋税已重,不宜再加重负担。”
但不能给还是不想给,皇帝心里清楚得很。
“不过,赵崇明贪污受贿,其家产丰厚,可将没收的赵家财产充作军饷,以解边关之急。”
肖战闻言,心中虽有不满,但也明白能拿一点是一点的理。
然而,将没收的赵家财产当作军饷,虽然能解一时之急,但并非长久之计。
“父皇,赵家财产虽多,但毕竟有限。
边关将士众多,军饷需求庞大,仅靠赵家财产难以长久维持。
儿臣担心,此举会引发将士们的不满和怨言。”肖战继续劝说道。
景云帝脸色微沉,显然对肖战的话有些不悦:“太子,你这是在质疑朕的决策吗?
赵崇明罪有应得,其家产充作军饷,也是合情合理。
你不必再言,朕意已决!”
肖战无奈,只能叩首应是:“儿臣不敢,儿臣遵旨。”
而此时的边关,将士们正等待着军饷的到来。
他们不知道朝廷内部的纷争和决策,但他们知道,只有足够的军饷才能保证他们的生活和战斗力。
他们期待着朝廷能够给予他们应有的支持和保障。
皇帝见肖战态度坚决,心中暗自盘算。
他并不想轻易交出这笔钱,不如将这个烫手山芋交给肖战自己处理。
他如果愿意拿自己私库里的钱去支援那些将士也不是不行。
而且到时候王一博问起来,他也完全可以把责任推到太子身上。
办不好,那不就是能力有问题。
还可以激化他们两人之间的矛盾,真是个一举两得的事儿。
至于赵家查处的东西,多数已经进了他的私库。
大头已经被拿走了,那些酒囊饭袋还会分点肉吃。
剩下的本就不多了,所以他才会这么轻易地把赵家的财产拱手让出去。
“不过,既然战儿这么为将士们着想,那此事就交由你来办吧!
国库没钱,但战儿身为太子,是该担起这个重任了。”
景云帝的话说完了,肖战的心咯噔了一下。
“战儿”这个称呼他已经许久未曾听闻了,从前的时候母后最爱这般唤他。
“是!儿臣遵旨。”
肖战带着任务离开,但内心的谋划已经开始了。
要是王一博在他身边的话,一定会知道——接下来有人要倒霉了。
回到太子府后。
肖战独自坐在书房中,眉头紧锁,心中如同翻江倒海。
他深知,要解决军饷这一问题,必须找到一个能让皇帝妥协的切入点。
想到那些守着财政大权的老臣,不禁暗叹:“想要从那群老骨头手里要钱,比登天还难。”
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既然这样,那就不要怪我了。”
肖战起身,走到窗前,目光远眺,心中逐渐有了决断。
“正好借此机会试试,苏云蝶在父皇的心中有多重。”
经过几番考虑,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三皇子的外家——苏云蝶的母家上。
早前,暗阁的风羽就暗中调查了苏云蝶母家的经济往来和官场关系。
肖战手中把玩着一块玉佩,心中暗道:“拿苏家开刀,并不冤。”
苏家与一些负责军饷发放的官员有着不寻常的往来。
这些官员利用职务之便,将部分军饷挪用,与苏家共同经营一些暴利生意。
在整理过证据后,肖战并未急于出手。
他深知,戏,得慢慢唱才有意思,更得有人配合才行!
于是,第二天的朝堂之上,朝臣又震惊了。
太子殿下居然参了王一博小将军一本。
两个人的关系居然到了这样的冰点了吗?
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