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吃饭的时候,王三勤和王四芽总觉得两位年长者格外的高兴,却也说不出来。
饭后收拾好,王一博照例要去村长家借驴车,肖战便和他一起去,正好有东西要送去。
前几天请郏云帮着做衣服的时候对方帮忙算了料子,说还能多出不少能做几样小东西的,本肖战不想要都要给她,但那婶子说什么都不肯收这么多,劝他再做点东西。他想来想去自己没什么缺的,便想着姑奶奶一家对他很关照,应当回点礼。
郏云就替他出主意,不如给他们家那孙子孙女各做一双布鞋,给小孩东西大人一般不太会推辞,而且他们家疼孩子,孩子有了东西上头的比自己有了东西还高兴。
肖战一听有道理,便又给了点钱请郏云帮忙,他们家本来就会自己纳鞋底卖,这下正好了。
下午的时候跟着衣服一并拿了过来,肖战本还想自己单独去送有些不好意思,正好跟王一博一起去心里也能踏实些。
借驴车倒是不费事,就是王一博照例送出去的那十个鸡蛋还是费了好一番推拉的,更别提肖战要送两个孩子一人一双鞋了,几乎一家几口全部出动来挡。
要不是十岁的王得宝听见动静带着七岁的王得珍出来看热闹,肖战忙说“给你和妹妹做了鞋”,那小子欢喜地闹着要试,这才令家里的大人被迫收下了这两双鞋。
肖玉翠还是过意不去,叫儿媳提了一大只瓠子瓜来,大有肖战不收不让走的架势,他只能谢过姑奶奶收下了。
“博哥儿最近没听见什么吧?”
被问了这一句,在一旁看半天热闹的王一博有些没反应过来:“大奶奶,怎么了?”
“没有就好,没有就好。”
那老妪忙装作什么也没发生一般,但话都说出口了,难免会被追问,肖玉翠无奈地拍了拍自己的嘴:“老大家的,你跟博哥儿说吧。”
冀红儿无奈:“我前两天去镇上买东西,顺带去看了娘家大姐,也是听她提的。说许芬知道你退婚的消息在家里闹了好大一场不愿意,还想偷摸回村上找你当面谈,但就她那身子骨,才出巷子就走不动道被人发现送回去了。”
“骂你没良心之类的话在那一片是闹得沸沸扬扬的,不过好在还没传出太远,就是你听了几句去也别当回事,大家心里都有数的。”
她娘家大姐嫁去了镇上,就住在许家附近,消息灵通也是正常的。
王一博爽朗一笑:“三堂婶别担心,这些都是无所谓的,他们爱说什么说什么,反正我把钱还了就问心无愧了。”
“是,就是这样才对。”
冀红儿连连点头,却又忍不住叹一声:“唉,只是这些传来传去怕是会被人听进心里,也不知道会不会耽误你的亲事。”
“那倒不要紧,总之我这一两年肯定是要抓紧挣钱的,亲事不亲事的实在不着空说,等过两年这话也淡了,到时候再看吧。”
王一博本就对成婚一事没有兴趣,上一世一个人过了一百多年也不觉有什么孤独不孤独的,反倒自在,如今他一门心思想让全家过上好日子,成婚这码子事更在他心里排不上号。
他家情况几人也都是知道的,听了这话都没说什么算是认可了,肖玉翠又想起外甥孙子:“哎,战哥儿怎么还不谈亲事啊?都二十好几了,还是个读书的,应该是很好谈的才对。”
刚才听到说王一博的时候肖战就想了可千万别扯到自己身上,好家伙还是没逃得过,心里叫苦不迭,面上强撑:“姑奶奶忘啦,我爹娘的孝期还没过呢,我说不到这事上头。”
细算起来的确如此,这里的肖战父母去世才两年有余。
“嗨,就是你们读书人讲究多,居然要三年孝期,我们村上百日就行了。不过这也未必不能说是好事,等你回头考上童生,甚至中了秀才,就能挑更好的城里姑娘了,如今多只能在庄稼人里找,没得回头给你耽误了。”
长辈的话肖战也只能赔笑听着。
听着似乎还要再唠叨,好在王一博见缝插针说了句“弟弟妹妹还在家里等着呢”就要回去,他赶紧跟着一道溜了。
两人出了村长家,互相看看,一齐笑了起来。
次日一早,王一博驾着驴车去镇上,肖战也跟着一块儿去了,这回去是想买点儿回来做凉皮凉面的材料。
这回去镇上的途中两人的心情倒是比上次更要轻松。
有一件事是昨晚上肖战才意识到的,先是他与王一博提了凉皮凉面里还要加配菜,对方说自家菜地里种了一些问能否直接用,还报了几个品种,听下来他发现黄瓜确实能派上用场,也算能省则省,回去后就想到起了有一阵子没有召唤出的系统。
仔细看了一下啪嗒买菜,发现确实是有米面区的,且里面能直接买到合适做凉面的面条与凉皮,且价格都很公道,这就能省却不少麻烦。
以及一些调味品与配菜也有价格比较普通的,反正这钱本来就是花的,不如用啪嗒买菜去买,既方便还又能得好吃的口味。
如今他身上的钱加起来连三两银子都不到了,先斩后奏全买好了再拿来报销那也不够,肯定是得要一部分来。
可他要怎么和王一博开这个口?
想这个问题他几乎昨夜一晚没睡,到现在都有些瞻前顾后的。
赶车的人回头看了看他,倒是先出声了:“肖大哥,是有什么话想说吗?”
“你怎么知道?”
见对方惊讶,王一博笑了一下:“打坐上车就没听到肖大哥说话,按理你也不是这么寡言的人,我看了你几次你都没发现,低头一会儿嘀咕一会儿苦思,我猜就是有话想说却又不知怎么开口吧?”
肖战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应声承认了。
“肖大哥有话就说吧,咱们是要合伙做生意的,最该信任,互相之间有什么就说什么那是最好的了。能让你这么困扰,那一定是不说不行的话,也就不要拖拉耽误了。”
王一博的态度让他添了几分勇气,这才把自己早就编好的说辞道出:“博哥儿,我有父亲留下的门路能买到要做凉皮凉面的各类食材,价格公道且东西也是最好的。可我身上钱不够,你能不能先出一部分钱,等东西买回来了再算账来匀?”
“这有什么的,早就知道肖大伯是镇上最活络的货翁了,既有这样的人脉哪有不用的道理,自然是可以的。”
对方利落的反应叫肖战更有些难以启齿下面的话,但还是硬着头皮:“只是,你不能跟我一起去,你把我送到地方,我带着篓子进去,你得在外头等我。”
没想到王一博依旧神色如常:“行啊。”
肖战有些意外,困扰自己一夜的问题居然霎时就迎刃而解了:“博哥儿不怕我拿钱偷跑了?”
王一博笑意更重:“我怕什么,肖大哥还能就揣着几两银子就前门进后门出的消失了?村上房子也不要了?连爹娘都再不回去祭拜了?”
这么一听肖战也跟着笑起来,是他自己多虑了,现代人学习了太多的反诈骗案例,本能地对人有防备之心,却忘了这里的人相对而言还是单纯许多的,没有那么多套路,也有更多割舍不掉的东西。
“肖大哥你算算需要多少钱就行,我出门没带,你等我先卖了山上打来的这些货再给你。”
肖战自然一口应下,这话解决了,他整个人都觉轻松不少。
进了梅花镇后驴车一路到了如意饭庄门口。
第二次了也算熟门熟路,王一博心里有底浦掌柜会收他的东西,于是把车赶到大门边上叫肖战帮着看一会儿,他自己则搬了大篓子直接进店里去谈。
跑堂的看他也熟了,见他带了篓子就知道又是来卖野味的,不用他说直接去后头叫了掌柜的来。
浦掌柜一见到他立即笑起来,上回那些东西还是叫他赚了一笔的。
上次收了些好货,赶紧通知了好这口的老客,闻着味就来了,如意饭庄的厨子也有一把自己的手艺,把那几个老饕吃得直呼过瘾,没几天就耗光了。
正愁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有货呢,王一博这边就又送上门去了。
这回就好谈多了,上回有的东西还是老价格,十条鱼按一百五十文收了,雉鸡个头比竹鸡大,也更难打,价格要每只再贵上二十文也不算难谈,叫浦掌柜愣住的是他还掏出了一只灰狐狸来。
“按理说这东西饭庄是不收的我知道,狐狸肉不好吃,就是皮子值钱,不过那也是布庄的生意。但我与布庄不熟悉,没有门路,且也只有一只量太少了不好谈,若是浦掌柜愿意的话,不如帮忙收了,想必浦掌柜与镇上几个大东家都是熟识,搭个皮子还是好办事的,价格也都好商量。”
不想对方却是笑起来:“哎呀,这不是巧了!我家小儿子天冷畏寒多病,年头的时候我与内子还商量着开春了想办法给他挑个好皮子做背心天冷衬着暖和,你这狐狸我还转手做什么,直接拿去剥皮子给他做就完了!这是我亲看着的,比那些布庄里卖的不知是真是假的好多了!”
王一博也没想到自己运气这么好,难得在浦掌柜面前露出点笑来:“能帮上小郎的忙就再好不过了,不知道浦掌柜愿意出价多少?”
经过上一回的买卖,对方也知道他是懂行的,也是真心想要这只狐狸,便没玩虚的,伸手一比划,看得出是三两银子的价格。
这手势看得王一博心里不由得跳快了几下,虽他能感知估计这价格是低了些的,但他这只狐狸一是破了整相,二还需要人家剥皮加工,算来自己也是省了些麻烦的,就不在乎那一点小亏了。
装模作样地咬咬牙点下头:“行,我诚心和浦掌柜交朋友,就这个价。”
浦掌柜也是一副笑达眼底的模样,两人谈妥了就去柜上算账。
十二·终
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