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点自己的事”这五个字,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激起了微弱的涟漪,也带来了久违的方向感。
地下室里的绝望和恐惧被甩在身后,但现实的烂摊子依旧铺满了眼前的路。巨额的赔偿金、断裂的资金链、被冻结的合作……每一样都足以压垮普通人。
但王一博和肖战似乎被那场生死边缘的经历淬炼得更加坚硬。他们没有时间沉溺在情绪里,而是立刻投入了另一种形式的战斗——一场为自己而战的战斗。
王一博负责处理所有法律和财务的烂摊子。他几乎住在了书房里,与张律师和李哥保持着高强度的远程沟通。他不再是那个只需要拍戏和代言的顶流明星,而是一个需要审阅每一份合同、核算每一笔债务、甚至亲自去谈判的“老板”。
他变得异常冷静和锋利,像一个精准的机器,剥离掉所有不必要的情绪,只专注于解决问题。那些曾经需要团队小心翼翼维护的“人脉”和“资源”,在他这里变成了可以量化、可以交易的筹码。他毫不留恋地切割掉有毒的关联,用自己多年积累下的、不为人知的私人投资和资产,去填补一个又一个窟窿,甚至不惜抵押了部分房产。
过程残酷而现实,但他处理得有条不紊,眼神里没有一丝动摇。
肖战则负责“新”的部分。他不再把自己关在画室里发泄情绪,而是开始系统地整理自己多年积累的设计手稿、绘画作品和创意想法。他联系了之前合作过的、信得过的几个小型制作工作室和印刷厂,开始尝试将一些设计转化为实体的产品——T恤、帆布包、限量版画、甚至是一些小型家居饰品。
他亲自跑工厂,盯材质,抠细节,和老师傅为了一个颜色的偏差反复沟通,为了控制成本精打细算。他褪去了明星的光环,像一个最普通的设计师创业者,亲力亲为,汗水浸湿了T恤,手上甚至沾上了油墨。
两人各自忙碌,常常一天也打不上几个照面。公寓里不再有压抑的寂静,而是充斥着键盘敲击声、电话会议声、以及肖战摊开在客厅地板上巨大的设计稿纸的沙沙声。
疲惫是真实的,压力也是巨大的。但空气里弥漫的不再是绝望,而是一种带着汗水和希望的、粗糙的生机。
偶尔,在深夜,两人会靠在沙发上,分享一天的进展和挫折。
“老李那边又谈崩了一个,”王一博揉着眉心,声音带着疲惫,“对方咬死违约金不放。”
肖战会把温热的牛奶递给他:“没事,慢慢磨。我这边今天谈妥了一个帆布包的厂家,价格压下来不少。”语气里带着小小的得意。
或者,肖战会苦恼地摊开一张设计图:“这个配色印出来总感觉不对……”
王一博会放下电脑,凑过去看,虽然给不出专业意见,但会指着某个角落:“这里加点暗纹试试?”
这种相互支撑的、脚踏实地的感觉,奇异地抵消了外界的风暴和内心的焦虑。
第一个转机,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角落。
肖战早期设计的一款卡通龙虾图案,被他印在了一批纯棉白T上,数量不多,只在几个关系好的朋友开的小网店和线下买手店里试水售卖,价格定得很低,几乎没想赚钱。
没想到,上架不到半天,全部售罄。网店后台涌入大量订单询问,甚至有人开始高价求购。
肖战看着后台数据,愣住了。他下意识地以为是CP粉的支援性消费,心情有些复杂。但仔细看留言和购买记录,发现很多是纯粹喜欢设计的年轻人,甚至有一些艺术博主自发晒单推荐。
“这个龙虾好酷!”
“设计感绝了!求补货!”
“不认识设计师,但衣服质感好好!”
一种微小却真实的成就感,悄悄取代了之前的复杂心情。
他立刻联系工厂,加急补货,并开始认真规划下一个系列。他不再将这件事视为玩票或者退路,而是真正当作一份事业去经营。
王一博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经过艰难的拉锯战,他和张律师成功地说服(或者说震慑)了几个最难缠的索赔方,达成了分期付款的协议,为首要的危机赢得了喘息的时间。同时,他早年投资的一家小型科技公司意外地迎来了一轮融资,带来了一笔不算巨大但至关重要的现金流,缓解了燃眉之急。
日子依旧紧绷,但不再是令人窒息的下坠,而是变成了艰难的、一步一个脚印的攀爬。
这天晚上,两人难得地都没有工作,窝在沙发上看一部老电影。看到一半,肖战忽然开口:“王一博,我想把工作室的名字定了。”
“想好了?”王一博问。
“嗯。”肖战点点头,眼睛在屏幕光下亮晶晶的,“叫‘战’。”
“战?”王一博挑眉。
“嗯,”肖战看着他,“战争的战,也是我的战。不服输,硬扛到底的意思。”
王一博看着他眼中久违的、带着锋芒的光,嘴角弯了一下:“不错。”
“那你呢?”肖战问,“你的电影工作室,想叫什么?”
王一博沉默了几秒,目光投向窗外城市的灯火,缓缓开口:“叫‘壹佰’吧。”
“壹佰?一百?”
“嗯。”王一博收回目光,看向他,“百分之一百。要么不做,要么,就百分之百。”
肖战怔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重重地点头:“好!壹佰和战!听着就厉害!”
两人相视而笑,一种并肩作战的豪情和暖意,在空气中悄然流淌。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最坏的阶段已经过去,开始慢慢重建时,一场新的、更加阴险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之前那个被王一博用强硬手段压下去的、试图“教训”他们的品牌方老板,并未真正死心。明的不敢再来,便转向了更隐蔽、更恶毒的方式。
几天后,一个拥有百万粉丝的、以爆料娱乐圈黑料闻名的营销号,突然发布了一系列“深度扒皮”文章,矛头直指肖战。
文章内容极其阴毒,不再是简单的恋情炒作,而是编造了大量看似“有理有据”的黑料:从早年选秀时期就被某富商包养、到走红后欺压同组演员、再到私生活混乱、甚至暗示他某些设计作品涉嫌抄袭……图文并茂,时间线清晰,细节逼真,极具迷惑性。
文章迅速被各大营销号转发,水军下场带节奏,#肖战塌房#、#肖战滚出娱乐圈#等词条迅速被刷上热搜。
这一次,攻击不再围绕恋情,而是直接针对肖战的人品和专业能力,意图彻底摧毁他的人格和职业生涯。
肖战看到这些凭空捏造的污蔑时,整个人都僵住了,脸色惨白如纸,手指冰冷得无法动弹。那种比之前被骂“卖腐”和“炒作”强烈百倍的屈辱感和愤怒,瞬间淹没了他。
王一博的反应更快。他立刻让李哥和张律师联系平台删帖、发律师函,但这次对方显然有备而来,帖子删之不尽,律师函的效果也微乎其微。水军和黑粉像蝗虫一样铺天盖地,充满了组织的痕迹。
“是那个人。”王一博的声音冷得掉冰渣,“他在报复。”
更糟糕的是,这一次,肖战刚刚有起色的个人品牌受到了致命打击。合作工厂打来电话,语气犹豫地表示需要“暂缓”后续订单;谈好的线下渠道也纷纷变卦;甚至连之前支持他的那些小众艺术博主,也遭到了黑粉的围攻和骚扰。
所有刚刚点燃的星火,瞬间被一盆脏水兜头浇灭。
肖战把自己关在画室里,一整天没有出来。没有哭声,没有砸东西,只有死一般的寂静。
王一博没有去打扰他,他知道,这种伤害,需要自己消化。他只是让李哥订了肖战最喜欢的那家川菜,默默放在画室门口。
深夜,王一博处理完又一波紧急公关,疲惫地揉着额角走出书房,发现画室的门开了一条缝。
他走过去,轻轻推开门。
肖战坐在地板上,周围散落着被撕碎的画稿,手里拿着一支炭笔,在空白的画纸上疯狂地涂抹着。不是设计图,而是扭曲的、黑暗的、充满痛苦和挣扎的线条,几乎要戳破纸背。
他抬起头,看向王一博,眼睛通红,里面没有了之前的恐惧和不安,只剩下一种被逼到绝境的、冰冷的愤怒和绝望。
“王一博,”他的声音沙哑得厉害,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平静,“他们是不是……不把我彻底毁掉,就不会罢休?”
王一博心脏猛地一缩。他走过去,蹲下身,握住他沾满炭灰的、冰凉的手。
“不会。”他看着他的眼睛,声音低沉而斩钉截铁,“有我在,谁也别想毁掉你。”
这一次,王一博的眼神里,不再是隐忍和防御,而是燃起了冰冷的、进攻的火焰。
他们的故事,在即将看到曙光时,再次被拖入更深的泥沼。但这一次,他们不再选择沉默和躲避。一场反击,正在黑暗中,悄然酝酿。
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