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
自从上次相识的林允一场,陈庸发现自己生活有些许改变,但不是从内心改变,要说改变的话,就是……每天当陈庸悠闲的晒衣服时,如若此时恰巧看见林允也在她家阳台上晒衣服,林允就会很热情的朝陈庸这边看,那一副天然呆的样让陈庸自己都感觉尬。
今天也是做好日常的一天,陈庸发现,自从上次大扫除之后,干了的地板,有的凝聚了一些污渍,这还真是头疼呢,上次的打扫就是没用心,这回将它们努力擦拭掉吧!嘿咻~又是这水深火热的打扫环节,正当陈庸洗拖把的时候,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凭预感,他知道是林允来了,说起来也是,她好像也并没有找工作,一个人住在那么大的邸宅里,一定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吧,看她天天闲着也是闲着,这种类型对于陈庸来说好像有点讨厌,不过陈庸他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了,要是从前他肯定会排斥这种人跟他做朋友的,谁不是一身少年志向海?触摸到真实之后才知道什么叫有限,所以并不需要疑惑别人的人生,因为只要人还活着,那么就还没有失败。所以她来找陈庸做什么的呢?陈庸片刻就在脑海中思考:她要是一个人住的话,那么就做好了孤独的心理准备,估计不会是玩这么简单,或许是叫我当他在村里游玩的向导呢?或许等会可以捞点好处?
“WOW,陈先生,你在打扫卫生呢?”
先生?听起来是那种刻意的文雅,以及略带生疏,陈庸并不习惯别人叫他先生,若是回敬别人小姐这种称谓,总觉得身上有蚂蚁在爬,就是起鸡皮疙瘩,尴尬死了。
“怎么?你也想来打扫卫生吗?”陈庸不太会交流,想着这种话应该能一棒子结束交流,在陈庸的预想里,应该是这样的,如果她说要,那就是一位免费的劳动力;如果她说不要,这么交流的可能性就减少了。与其交流,陈雍还是觉得,早晨八点的阳光悠闲的干着家务活,比较自在,说白了还是过于陌生,其实陈庸在上学时代是个自来熟,但是吧,这仅限于能跟男生快速建立友谊,女生多半是慢热的,这么麻烦的交流还是少一点比较好,这就是关于他败北的经验。
“诶——哪有客人一上门就干活的道理呀,福建人不都是应该先请他们喝茶吗?或者说,用闽南语问候一句,吃了吗?”
“你来这几天知道的倒是挺快的嘛,我又不像老一辈那些人一样总是说这种客套话,不过你要喝茶也可以,反正我平常也不怎么喝茶,那些普存着过期也是浪费,那么你具体是要喝什么茶呢?我这里有红茶,铁观音,普洱茶,菊花茶,总之我爷爷存的茶都挺多的,有时候就叫不上名字。”
“其实也不是特别想喝啦,毕竟也像陈先生说的是客套嘛,我也没有喝茶的习惯,我来主要想聊聊天什么的,住在这么大一个宅子里,其实也怪闷的。”
既然是这样,那林允为什么又要一个人来这里呢?和从前自己身边的人在一块不就好了,像她一个人要是能租这么大一个房子,那随时离开去找朋友也是轻而易举的事吧?谁知道呢?陈庸也只是他人生中的过客,想走就走,想聊天就聊天,这不完全是乐子吗?不可能说她会在这里待很久,若是那个时候突然走了,会有一种对朋友的惋惜,离别的难过,那种情感,陈庸才不想承受,而且这个念头要是突然出现在林允的脑海里,对于人家女生来说,好像听起来有些恶心。
“你没有看到我现在正在做家务吗?闲不下来。”
林允沉默了一会儿,她估计在想——虽然在干活,但是嘴巴不是可以动吗?
“那我帮帮你吧。”林允是这么想的,与其边干活边敷衍她的话,如果当下有好感的话,陈庸应该会认真回答她
“哪有让客人一上门就干活的,不过你要是愿意,我也没什么话说,刚好楼梯的瓷砖有些积灰了。”
如果林允不干的话,那么气氛就一直沉默下去,这对于陈庸来说也没什么,如果他去干的话,两个人就分道扬镳了,陈庸也不需要思考什么,不过他并不知道林允是什么样一个人,接下来,林允居然答应了,这已经超出他的认知,或许支撑这一结果的条件是自己有着一张不错的脸,小时候肥胖且又长相平庸的陈庸可没遇到过女生自厢情愿的帮忙,说不定自己今后还会被富婆包养呢。两人并没有了解对方多少,陈庸能想出来的也就只有这种肤浅的答案,那么继续干活吧。
等林允去走廊后,陈拥坐在椅子上休息了一会,家里的水槽居然有蜗牛在爬了,陈庸他就盯着这只蜗牛能走多远,也就叮了那只蜗牛走了15厘米大概,就听到林允来抱怨了:“你家也太大了吧,有点累了,哎呀。”陈庸就笑了笑她:“也是哦,一看你也不怎么劳动,不过我家哪里有很大,相比于你住的那套,我家已经比较小了,你要是以后打扫起来,你那栋房子估计会更累呢。”而林允则表示疑惑:“我只打扫我会走过的活动范围,毕竟这么大的宅子,也不是每个房间都住人,陈先生干嘛把整层楼都打扫一遍?”陈庸接下来也不想回她话,也不想吐槽她,只是笑了笑,和预想中的一样,是个懒汉,是比自己还懒的存在,果然不适合做朋友呢。而林允看到他一脸贱笑,沉默了,好一会儿都没说话,经常出现在他俩身边的词汇,也就只有“沉默”了。
林允安静的坐在沙发上,看着手机,陈庸默默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完,转眼间,太阳高照,已经没有早晨时的那种独特的韵味了,好热啊,接下来每天都会这么热吧?不过陈庸他是闷鸭子,这倒无所谓。现在事也做完了,陈庸就有些许闲心了,不管林允事情有没有做完,但她的那份心意还是有的,只是稍微有些可笑,这个时候,林允就问他:“先生,你今年几岁了?我21。”一听到林允说21,陈庸的第一反应是问:“你没上大学?辍学了?”
“毕竟我脑瓜子比较笨嘛,读完高中考不上去了,但我是有努力过的……”
“那你为什么不打算继续考呢?”
“呃,因为没有心思。”林允的脸上有些许难过,陈庸再这么追问下去也没什么意思,等会招人讨厌,虽说谈到这里就已经够让人讨厌的了
“你一个人租这么大的房子干嘛?不孤单吗?”
“一个人很安静呀,而且山里很美丽,陈先生这么说,难道陈先生自己不会孤单吗?”
这个问法很有趣,明明两个人心中都有同样的答案,却在互相询问。
“这就是我的归宿,我‘哪也去不了’,到哪都没有自由的快感,像被什么东西困住,当然现实我很自由,我或许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这就是陈庸的回答(这里说的哪也去不了是指他的心理,并不是实际的意义),不过,让林允心中有些困惑,又是哪也去不了,又是到哪都没有自由,这难道没有矛盾吗?是病句吧!?
“先生难道没有朋友吗?”
“有啊,只是见不了面,我朋友多了去了。”
“那这跟没有有什么区别……”
“你这说的,自古以来不都有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吗?而且若是能见面,大家的心还如从前一般……如果你这么喜欢安静,那你能感到我对朋友们的心吗?”陈庸既然都这么说了,那林允也该认真思考一下该怎么说话了,其实自己根本就不是很喜欢安静,只是在逃避某些东西罢了,同时又觉得自己该寻找什么,才孤身一人来到这个地方,但她又不想把自己的狼狈事迹立刻倾诉给这个男人,因为她心里知道,自己那些扭扭捏捏的事并不值得别人的同情,反而会被嘲笑。林允想陈先生估计是有一些原因才不去找朋友的吧?他们两个都是有原因的人,林允也不知道自己这么想对不对,但是陈庸说的那些漂亮话,林允感觉不对,他要是引用如此开阔,乐观的诗句,那他为什么脸上总是在告诉别人,自己一番愁苦,于是林允说:“无非就是不停的盼望与失落嘛,但你对于朋友的强烈感我很欣赏。“
这句话直击陈庸的心,因为和他的心理活动太相似,他不是什么贤者,不能保持着一直都是冷静客观,有时他当然会觉得身边没有朋友是件惋惜的事情,但他又不断劝诫,说服自己曾经有好多朋友,而且并没有绝交,那么就无需担心,他就是这么一直盼望与失落的,在这条边界线反复地挣扎着,填补着自己内心的空虚,突然,陈庸有一刻,好想了解一下林允,林允也并没有说什么漂亮话,与之前遇到过的人不一样,与其说些漂亮话让陈庸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陈庸倒是希望,有人直面他的问题,理解他的苦楚,同时不对他接下来要做出什么改变而指指点点,他更希望的是这种能理解他的人,那并非出自一时的鼓励与上头之后乱说的高尚话,林允只是大概推测出他的心理,以及肯定他的心灵,尊重他的意愿,并饱含着礼貌,那样的人……陈庸好想了解!
不不不不不!!了解!?自己心里在说什么傻话,不好,自己上头了!——陈庸一下子把自己拉了回来。那么接下来的他该画画了,他说这是他的工作,并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林允后来也没有自讨没趣,虽然只是几句简短的对话,但是林允也挺喜欢那种氛围的,并且在几句对话之中,已经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求。
“那么再见。”林允说
“嗯,是明天见哦。”陈庸说
作者比较喜欢恬静的氛围,就像玩我的世界,一个方块,一个方块搭出自己想要的房子,加个好看的光影,感受日出日落的美丽,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