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邻居的日子,比桑眠想象中要“热闹”得多。
清晨六点半,楼下准时传来轻微的跑步声。桑眠趴在窗台上往下看,总能看见江迟穿着运动服绕着小区慢跑的身影,晨光勾勒着他流畅的肩背线条,像幅动态的剪影画。
她翻个白眼拉上窗帘——这人绝对是故意的,以前在学校,不到早读课铃响绝不会起床。
七点十五分,门铃准时响起。江迟会端着两份早餐站在门口,豆浆油条或是三明治牛奶,每天不重样。
“早啊,刚买的,热乎着呢。”他笑得坦荡,仿佛只是顺手多带一份。
桑眠起初还嘴硬拒绝,后来被他“再不吃就凉了”“扔了怪可惜”的理由堵得没话说,只能硬着头皮收下。久而久之,倒也习惯了开门就有早餐的日子。
这天早上,她看着餐盘里的红糖发糕,愣了一下。
“怎么不吃?”江迟靠在门框上,看着她,“不合胃口?”
“没有。”桑眠拿起发糕咬了一口,熟悉的甜糯在舌尖化开。这是她小时候爱吃的,搬家后就很少吃到了,“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个?”
“猜的。”江迟说得轻描淡写,眼底却闪过一丝笑意——其实是他昨天特意绕到旧巷那家老字号糕点铺买的,老板说这是当年桑眠最爱抢着买的口味。
下午桑眠去画室交稿,回来时发现钥匙落在了屋里。她站在门口正发愁,楼下传来开门声。
江迟穿着家居服,手里拿着刚洗好的草莓:“怎么了?”
“钥匙忘带了。”桑眠有点无奈,“开锁师傅要半小时才能到。”
“进来等吧。”江迟侧身让她进来,“我刚泡了茶。”
他的房子和桑眠的户型一样,装修却截然不同。简洁的冷色调,书架上摆满了专业书,阳台养着几盆绿植,窗台上还放着一个眼熟的篮球——是当年他被篮球队没收、后来桑眠偷偷帮他拿回来的那只,上面还留着他用马克笔写的歪歪扭扭的名字。
“你还留着这个?”桑眠指着篮球,有点惊讶。
“嗯,”江迟递给她一杯茶,“顺手带来了。”
其实是他打包行李时,特意翻出来塞进箱子的。那上面不仅有他的名字,还有桑眠气不过给他画的小胡子涂鸦。
两人坐在沙发上,一时无话。电视开着,播放着无聊的综艺节目,气氛却不尴尬。桑眠啃着草莓,看着江迟低头翻文件的侧脸,忽然觉得这样的场景很奇妙。
六年未见,他们竟能像这样平静地坐在一起,像从未分开过一样。
“对了,”江迟忽然抬头,“周末我妈让你回家吃饭,说给你做你爱吃的糖醋排骨。”
桑眠的草莓差点掉在地上:“你妈怎么又……”
“她念叨你好几年了。”江迟笑了笑,“说你总不回旧巷,想你了。”
桑眠心里有点暖,又有点别扭。她知道江妈妈是真心疼她,可一想到要和江迟一起回去,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再说吧。”她含糊地应着。
这时,手机响了,是开锁师傅到了。桑眠起身告辞,走到门口时,江迟忽然叫住她。
“桑眠,”他手里拿着个相框,递过来,“这个,好像是你的。”
相框里是张泛黄的照片,两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挤在一起笑,背景是小学的教学楼。桑眠认出其中一个是自己,另一个……是她小学最好的朋友,后来搬家断了联系。
“这是……”桑眠惊讶地接过相框,“你怎么会有这个?”
“整理旧物时找到的,”江迟说,“背面写着你的名字。”
桑眠翻到背面,果然有她歪歪扭扭的字迹。她看着照片里笑得没心没肺的自己,眼眶忽然有点热。这张照片她早就弄丢了,没想到会在江迟这里看到。
“谢谢。”她轻声说。
“不客气。”江迟看着她,眼神温柔,“以后有什么事,随时叫我。”
回到家,桑眠把照片摆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照片上,暖融融的。
她忽然发现,江迟的存在,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悄无声息地渗透了她的生活。
他会在她加班晚归时,留一盏玄关的灯;会在她随口说想吃城南的馄饨时,第二天一早就拎着保温桶出现在门口;会在她画稿遇到瓶颈时,安静地陪在旁边看书,不打扰,却让人莫名安心。
那些六年的空白,那些曾经的误会,好像在这些细碎的相处里,慢慢被抚平了。
桑眠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摸了摸发烫的脸颊。
也许,她可以试着……再勇敢一点。
楼下,江迟看着三楼亮起的灯光,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碰了一下对面的空杯。
不急。
他有的是时间,把这六年的空缺,一点一点填满。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