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 系统
  • 宋体
  • 楷体
A- 16 A+

注定不凡

书名:温差 作者:一一十一 本章字数:3026 广告模式免费看,请下载APP

  周五的黄昏为教学楼投下长长的影子。地下排练室的门被江杨推开,里面还残留着上一组使用者的气息——可能是合唱团留下的淡淡柠檬清新剂的味道。

沈清简果然已经到了,安静地靠在斑驳的墙壁上,这次他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谱夹,指尖无意识地轻轻敲打着夹子边缘。看到江杨,他微微直起身。

“你真是雷打不动的早。”江杨说着,将背包扔在角落的旧沙发上,扬起一阵细微的灰尘。

“时间充裕,心态会更平稳。”沈清简回答,语气依旧平淡,但似乎少了些周一的冰冷。

李理和彦杰前后脚进来,脸上都带着点“再试一次”的例行公事感。李理甚至偷偷对江杨做了个“你确定?”的口型。江杨没理会,拍了拍手。

“今天换个路子。沈清简写了段东西,我们试试。”他接过沈清简递来的乐谱,分发给两人。

“原创?”李理挑起眉毛,接过谱子,显得有些意外和好奇。Eden则推了推眼镜,仔细研究起音符和标记。

谱面上,《Echoes in the Dusk》的标题写得工整而清晰。低音谱号下的线条蜿蜒复杂,却又逻辑分明,为其他乐器留下了清晰的空间,尤其是在几个关键段落,标注着“鼓即兴”、“键盘铺底”、“人声延后进入”等字样。

“你自己写的?”Eden抬起头,语气里带着赞赏,“结构很漂亮。”

  沈清简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江杨已经坐上了鼓凳,调整着踩锤的高度,目光快速扫过谱子上属于他的部分。他发现什沈清简不仅写了他该打什么,还在一些段落旁边用铅笔小字标注了建议性的节奏型,甚至写了一句“此处可自由发挥,相信你的感觉”。这细微的尊重和期待,让江杨心里动了一下。

“都准备好了?”江杨拿起鼓棒,环视一圈。

沈清简拨动贝斯弦,发出一声低沉而准确的A音,算是回应。李理清了清嗓子,彦杰将键盘电源接通。

音乐响起。

开头是一段沈清简和Eden的贝斯吉他旋律线,不像通常摇滚乐那样强调节奏驱动,而是充满了旋律性和空间感,带着一种克制的忧伤和深邃,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江杨没有像往常一样急于加入,而是耐心地数着拍子,直到第四个小节,才用刷片轻轻擦过镲片,如同远处隐约的雷声,完美地融入了那份寂静的氛围。

接着,键盘铺陈出宽阔的和声背景,李理的人声温柔地加入,唱出了没有具体歌词的吟唱。

然后,节奏部分开始逐渐加强。

江杨的底鼓敲击出清晰的节奏型,而沈清简的贝斯则不再是单纯的根音支撑,它时而与鼓点紧密贴合,如同心跳;时而蜿蜒而上,与键盘的旋律对话;时而又沉下去,用富有弹性的walking bassline推动着整个乐曲向前流动。

最让江杨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那段标注着“鼓与贝斯对话”的段落。他尝试性地做了一个复杂的线性过鼓,沈清简的贝斯几乎在下一秒就回应了一个同样复杂却严丝合缝的旋律变奏,仿佛早就知道他会这么做。江杨心中一动,又即兴加入了一个切分节奏的重音移位,沈清简的指尖仿佛能预读他的思想,低音线条随之微妙地倾斜,再次完美接住,并且增添了一层更丰富的和声色彩。

这不是配合,这简直像是在用音乐思维直接交流。

架子鼓的猛烈冲击被贝斯沉稳而富有弹性的低音承接、转化、反弹回来;贝斯旋律性的复杂线条则被鼓点夯实、切割、赋予更强的动力。他们互相挑战,又互相支撑,将音乐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潮。李理、彦杰和Eden似乎也被这突如其来的默契所感染,演唱和演奏都投入了更多的激情。

最后一段,完全是节奏组的华彩乐章。鼓和贝斯的速度越来越快,交织得越来越紧密,如同疾风暴雨,却又每一个音符都清晰可辨,充满力量。最终,在一个几乎让所有人喘不过气的急速推进后,江杨的重音底鼓和沈清简的强力拨弦在同一毫秒内,戛然而止!

  ……

  绝对的寂静。

汗水从江杨的下巴滴落在军鼓皮面上,发 出“啪”的一声轻响。排练室里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和放大器微弱的电流嗡鸣。

“Holy shit!” Eden第一个爆发出惊呼,他扔下话筒,脸上是纯粹的震惊和狂喜,“这他妈的…这他妈的到底是什么?!你们俩什么时候背着我们练到这个程度了?!”

  李理也摘下眼镜,用力揉着眼睛,仿佛不敢相信刚才发生的一切:“这默契…这不科学…许晨,你这曲子写得绝了!但你们的即兴…天衣无缝!”

  江杨没有理会他们的惊叹,他的目光牢牢锁在沈清简身上。沈清简也微微喘着气,额前的黑发被汗水濡湿,几缕贴在白皙的皮肤上。他那双总是没什么焦点的浅棕色眼眸,此刻却亮得惊人,里面闪烁着一种纯粹而炽热的光芒——那是只有灵魂完全沉浸在创造性的音乐洪流中才会有的光彩。

沈清简也正看着他,胸口微微起伏。

两人的目光再次在空中碰撞,这一次,没有了周一的试探和角力,只剩下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惊和…欣赏。一种无需言语的巨大共鸣在寂静中回荡,比刚才任何一声鼓点或贝斯都更响亮。

江杨率先笑了起来,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畅快淋漓的大笑,他扔下鼓棒,走向沈清简:“看来你不是不会配合,你只是没找到配合的方法。”

  沈清简的嘴角难以控制地向上扬起,形成了一个清晰可见的、虽然还有些生涩的微笑。这个笑容瞬间融化了他脸上所有的冷漠和距离感,让他看起来终于像个十七岁的少年。“也许…”他的声音因为刚才的剧烈演奏而略带沙哑,“只是方法比较挑人。”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江杨心里漾开一圈微妙的涟漪。

“所以,”江杨伸出手,表情变得认真而郑重,“欢迎正式加入Youth Sync,沈清简。我们需要你。”

  沈清简看着江杨伸出的手,几乎没有犹豫,便伸手握住。他的手指修长,掌心有些凉,但握得很用力,很稳。“谢谢。”他顿了顿,补充道,“我的荣幸。”

  李理已经兴奋地开始打电话订位置:“必须庆祝!后门深夜烧烤!谁不来谁不够意思!”他挂掉电话,冲过来搂住江杨和沈清简的肩膀,“尤其是你们俩!功臣!今天不醉不归…哦不对,未成年不喝酒,那就碳酸饮料管饱!”

  彦杰也笑着开始收拾东西:“今天这状态,校际比赛我们绝对有戏了!”

  去烧烤店的路上,夕阳把天空染成橙红色。四个人并排走着,李理还在喋喋不休地回味刚才的演奏,彦杰偶尔补充几句。江杨和沈清简稍微落在后面。

“那首歌,”江杨开口,声音比平时温和许多,“《Echoes in the Dusk》叫《暮色回响》对吗,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孤独。”

  沈清简沉默地走了一会儿,看着脚下被拉长的影子:“以前觉得,最响亮的回声,往往来自最深沉的寂静。一个人练琴的时候,最能听清音乐本身的回声。”

  “那现在呢?”

  “现在…”沈清简侧过头看了江驰一眼,夕阳的光线让他浅色的瞳孔看起来几乎是透明的,“也许寂静里需要先有一个声音,才能产生echo。而有的声音,需要另一个声音的碰撞,才能显得更……完整。”

  这大概是沈清简说过的最长、最接近内心的话。江杨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鼓点需要低音的回应,低音也需要鼓点的驱动。寂静本身无法产生回声,需要先有声音的叩击。

就像那个独自在礼堂角落听歌的沈清简,和那个在舞台上享受欢呼的江杨,原本是两个世界的声音,却在一次意外的碰撞后,产生了谁都未曾预料到的、响亮而和谐的回声。

“写得真好。”江杨由衷地说,“以后多写点。我们一起。”

  沈清简轻轻“嗯”了一声,目光望向远处燃烧般的晚霞,那个生涩的微笑又一次悄悄爬上了他的嘴角。

江杨也不再说话。他知道,找到合适的贝斯手 只是解决了乐队生存的危机,而意外地触碰到沈清简这个看似孤僻的转学生内心深处那丰富而敏锐的音乐世界,或许才是今天最大的收获。

前方的路还长,排练也绝不会总像今天这般完美和高光。但他有种预感,他和沈清简之间,Youth Sync乐队之间,一段全新的、充满了未知可能性的乐章,才刚刚奏响第一个音符。而这段音乐,注定不会平凡。

您看的是关于校园的小说,作者精巧的在章节里包含了校园,欢喜冤家,催更无用,鸽子精等元素内容。

感谢您的支持和推荐哦~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推荐票
1 2 3 4 5 全部

1张推荐票

非常感谢您对作者的谷籽投喂~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咕咕币
1谷籽 3谷籽 6谷籽 13谷籽 70谷籽 150谷籽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找回密码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