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景川站在一片昏黄的荧光中,鼻尖萦绕着霉变与腐蚀交织的刺鼻气味。他伸手触碰墙面,指尖传来黏腻的触感,淡黄色的黏液正从墙纸缝隙中渗出,在地面凝结成蜂巢状的半固体。
“腐蚀速率,每分钟0.03毫米。”他低声自语,战术手套上的检测仪显示出一串跳动的数据。黏液的主要成分是苯酚衍生物,与Level2管道层的腐蚀性雾气高度相似,但浓度低了至少47%。
他从腿袋中取出采样瓶,小心翼翼地收集了一管黏液。瓶身在荧光下泛着诡异的琥珀色光泽,瓶底隐约可见细小的颗粒物悬浮。这些颗粒物的折射率异常,显然不是常规物质。
头顶的灯管突然剧烈闪烁,陌景川迅速后退两步,右手已经按在了腰间的震荡匕首上。灯光稳定后,他注意到墙纸的霉变纹理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分形图案,像是无数个重复的“LY-217”字样嵌套在一起。
“有意思。”他掏出石墨记录本,快速绘制着霉斑的分布规律。笔记本的纸页上浮现出淡蓝色的网格线,这是层级计数器的附加功能——空间坐标映射。
随着数据的积累,一个六轴坐标系逐渐成型。陌景川发现,霉变速率在45度角区域显著加快,而那里正是灯管闪烁最频繁的位置。他取出一支冷光棒,折亮后扔向45度角的墙角。
冷光棒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却在即将落地时诡异地停滞了一瞬,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托住。紧接着,墙面开始蠕动,黏液如沸腾般翻涌,一张惨白的人脸从墙纸中缓缓凸出。
“次级实体:拟态墙纸。”陌景川冷静地判断着,左手已经摸到了浓缩杏仁水的喷雾瓶。这种实体没有攻击性,但会通过模拟环境误导闯入者的方向感。
人脸完全脱离墙面后,化作一团胶状物质,缓缓流向冷光棒。陌景川抓住机会,将杏仁水精准地喷洒在实体表面。刺耳的嘶鸣声中,实体迅速萎缩,最终化为一滩透明的液体。
他蹲下身,用采样器收集了实体残骸。分析仪显示,残骸中含有微量的量子纠缠粒子,这种物质通常只存在于层级之间的夹缝区域。
“看来这里不止一个出口。”陌景川站起身,目光落在墙角的一块松动墙纸上。他用力撕开墙纸,发现后面藏着一张泛黄的电路图残页。
图纸的边缘已经焦黑,但中央的电路设计依然清晰可见。陌景川注意到,图纸右下角有一行潦草的手写批注:“LY-217适配型,1987年4月。”
他的瞳孔微微收缩。1987年,正是考古研究所坍塌的那一年。而“适配型”这个术语,他在Level3的军用日志中也曾见过,与某种基因改造实验有关。
突然,一阵剧烈的震动从脚下传来,层级计数器疯狂跳动,最终定格在“-2.7”。陌景川迅速将电路图收进防水夹层,同时激活了电磁脉冲仪的备用电源。
震动持续了约十秒,期间墙面的黏液分泌速度加快了近三倍。当一切恢复平静时,陌景川发现自己的战术手套已经被腐蚀出了几个小洞。
“得加快速度了。”他低声说道,目光扫过刚刚成型的六轴坐标系。根据计算,安全出口应该位于西北方向的第三个交叉点。
他取出最后一支冷光棒,朝着目标方向掷出。这一次,冷光棒没有出现异常,稳稳地落在地面上。陌景川跟随着冷光棒的轨迹,小心翼翼地避开45度角的危险区域。
就在他即将抵达出口时,耳边突然响起一阵细微的机械声,像是齿轮咬合的声音。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前的照片,发现雨滴纹路正在缓慢流动。
“时间变量?”他皱起眉头,迅速记录下这一现象。齿轮声越来越清晰,仿佛有什么巨大的机械装置正在附近运转。
陌景川加快脚步,终于在墙角发现了一扇隐蔽的铁门。门上锈迹斑斑,但把手却异常光滑,显然经常有人使用。他正准备推门而入,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低沉的咆哮。
回头望去,一只体型巨大的尸鼠正从黏液池中缓缓升起,猩红的眼睛死死盯着他。陌景川握紧了震荡匕首,嘴角却露出一丝冷笑。
“看来Level2的‘朋友们’已经等不及了。”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