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动,就保持这个姿势。"李慕年调整相机参数,对准正蹲在礁石上采集样本的苏柳华。
六月的阳光倾泻而下,将他专注的侧脸镀上一层金色。他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起一块深色沉积物放入样本袋,眉头微蹙,嘴唇抿成一条认真的直线。李慕年按下快门,捕捉下这个瞬间。
"拍好了吗?"苏柳华抬头,阳光在他的眼镜片上跳跃。
"再等一下。"李慕年换了个角度,"你知道你工作时的样子有多迷人吗?"
苏柳华的耳根立刻红了,这个反应让李慕年忍不住笑出声。恋爱三周以来,她发现苏柳华在专业领域可以侃侃而谈,但面对直白的情话却总是手足无措,这种反差让她着迷。
"给。"她走过去,把相机递给他,"轮到你了,摄影师先生。"
苏柳华接过相机,动作略显笨拙。自从李慕年开始教他摄影,他进步神速,但拿相机的姿势依然像个初学者——太过谨慎,仿佛捧着一件易碎品。
"放松点,它没你想的那么脆弱。"李慕年站到礁石边缘,海风扬起她的发丝,"把我放在右下方的三分点,留出左边的海面。"
苏柳华调整姿势,眉头紧锁地盯着取景器:"这样?"
"再往左一点...对,完美。"李慕年双手插兜,自然地站着,"现在调整光圈,让背景稍微虚化,但不要完全模糊。"
咔嚓。苏柳华按下快门,然后检查成像:"好像有点过曝了。"
李慕年凑过去看,肩膀贴着他的手臂。屏幕上,她的身影被阳光勾勒出一道柔和的轮廓,背后的海浪虚化成朦胧的色块。"不,这很棒。"她轻声说,"你捕捉到了光的质感。"
苏柳华转头看她,两人的脸近在咫尺。海风送来咸湿的气息,他的睫毛在阳光下呈现出浅棕色,眼睛里的笑意让李慕年心跳加速。
"这是因为我有个好老师。"他低声说,然后吻上她的唇。
这个吻温柔而克制,带着海水和阳光的味道。当分开时,李慕年注意到苏柳华的嘴角沾了一点她的防晒霜,闪着微光。她没有提醒他,只是暗自决定要把这个细节记在心里,或许哪天画下来送给他。
"今天下午有空吗?"回程的路上,苏柳华问道,"研究所新到了一台深海探测设备,我想你会感兴趣。"
"当然。"李慕年点头,"不过我得先回工作室处理一些照片,三点左右到?"
"我等你。"苏柳华捏了捏她的手,这个小小的肢体接触已经成为他们之间的习惯。
分别后,李慕年步行回到工作室,一路上忍不住回想早晨的点点滴滴。与苏柳华恋爱后,她发现自己开始注意到生活中最微小的细节——他喝咖啡时会在杯沿留下一个淡淡的唇印,思考问题时习惯用笔轻敲桌面,还有那个只在她面前才会展现的、略带羞涩的笑容。
工作室门口,一个快递包裹静静等待着。李慕年拆开后,发现是她上月投稿的国际海洋摄影杂志《深海视角》的回信。当她读完信件内容时,双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天啊..."她轻声自语,又读了一遍确认。
《深海视角》邀请她参与一个为期三个月的专题拍摄,记录太平洋岛屿的海洋生态变化。这是她梦寐以求的机会——不仅报酬丰厚,更重要的是能在国际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但这也意味着要离开鹭城,离开苏柳华。
李慕年看了看手表,距离约定的三点还有四个小时。她需要时间思考如何告诉苏柳华这个消息。她打开电脑,开始查阅项目详情,试图理清自己的思绪。
下午三点十五分,李慕年站在研究所门口,心跳比平时快了几分。她手里拿着那封信,已经读了无数遍,折痕处几乎要磨破了。
"李小姐!"林教授从大厅出来,热情地招呼她,"来找柳华?他在地下实验室调试新设备,我带你过去。"
穿过长长的走廊和两段楼梯,他们来到一个宽敞的地下室。各种仪器设备整齐排列,中央是一个巨大的水槽,苏柳华正弯腰调整着什么,听到脚步声后抬起头。
"你来了。"他的眼睛亮了起来,但在看到李慕年手中的信件后,表情变得疑惑,"发生什么事了吗?"
林教授识趣地告退:"我去准备些茶点,你们聊。"
李慕年深吸一口气,将信件递给苏柳华:"今天收到的。"
苏柳华擦擦手,接过信仔细阅读。李慕年观察着他的表情——先是惊讶,然后是欣喜,最后是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
"这是绝佳的机会。"他最终说道,声音平稳,"《深海视角》是业内顶尖杂志。"
"是的,但..."李慕年咬着下唇,"要去三个月。"
苏柳华将信还给她,摘下眼镜擦拭——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什么时候出发?"
"下个月五号。"李慕年向前一步,"我很矛盾,我们才刚刚..."
"你应该去。"苏柳华打断她,重新戴上眼镜,"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
李慕年注视着他的眼睛,想从中读出更多信息:"你真是这么想的?"
"当然。"苏柳华微笑,但笑意未达眼底,"我们可以视频通话,三个月很快就过去了。"
他转身走向水槽,向她展示新设备的功能,话题就这样被生硬地转移了。李慕年感到一丝失落,但也理解苏柳华的性格——他总是把她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即使这意味着自己要做出牺牲。
参观结束后,苏柳华提议去他们常去的那家海边小餐馆吃饭。夕阳西下,餐馆露台上的彩灯一盏盏亮起,为一切蒙上浪漫的色彩。
"我记得你说过,最想去拍南太平洋的珊瑚礁。"苏柳华切着盘中的鱼排,突然说道。
李慕年惊讶于他竟然记得这样的细节:"去年在摄影展上提到的,你还记得?"
"我记得关于你的每一件事。"苏柳华的语气平静,仿佛在陈述一个简单事实,"你喜欢加奶不加糖的咖啡,拍摄前会习惯性咬下唇,看到海豚会开心得像个小女孩..."
李慕年的眼眶突然发热:"苏柳华..."
"所以你必须去。"他抬起头,目光坚定,"我会在这里等你回来。"
桌下,李慕年的脚轻轻碰了碰他的:"才三个月而已,又不是永远。"
"是啊,才三个月。"苏柳华重复道,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笔记本,"对了,我画了些草图,想听听你的意见。"
笔记本上是几幅房屋草图,都是简单的小房子,共同点是都有大大的窗户面向海洋。李慕年翻看着,心跳加速——这是他们未来的可能性,是苏柳华在脑海中为他们构建的家。
"我喜欢这个。"她指着一幅带有环形阳台的设计,"视野一定很棒。"
"我记下了。"苏柳华认真地点头,在草图旁做了个标记,"等你回来,我们可以一起去看看实地。"
这个简单的约定——"等你回来"——让李慕年的心被温暖充满。她突然想到什么,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给你的礼物。"
苏柳华好奇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枚精致的海螺,在灯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斐济的黄金海螺,很稀有。"李慕年轻声解释,"我收藏多年了。每次想我的时候,就把它放在耳边听海的声音。"
苏柳华小心翼翼地将海螺举到耳边,闭上眼睛。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目光中的情感几乎让李慕年窒息:"我听到了。谢谢你。"
回程的路上,他们手牵着手,沿着海岸线慢慢走。夜空中繁星点点,海浪轻拍沙滩的声音如同大自然的摇篮曲。
"我们会没事的,对吗?"李慕年突然问道,声音几乎被海浪声淹没。
苏柳华停下脚步,转身面对她:"不止是没事。"他捧起她的脸,额头抵着她的,"我会每天数着日子等你回来。然后我们一起去北方看极光,就像约定好的那样。"
李慕年点头,突然意识到自己有多幸运——这个男人理解她对梦想的追求,甚至愿意为此忍受分离。她踮起脚尖,吻上他的唇,将这个承诺烙印在记忆深处。
接下来的几周,他们几乎形影不离。李慕年带苏柳华去了她所有的秘密拍摄地点,而苏柳华则教她更多关于海洋地质的知识,仿佛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一切都分享给对方。
"这样即使我不在,你也能继续我们的项目。"一天傍晚,苏柳华在工作室里整理资料时这样说道。
李慕年从电脑前抬起头:"说得好像你要消失似的。"她走过去,从背后抱住他,"只是三个月而已,苏教授。"
苏柳华握住她的手,没有回应。窗外,夕阳将天空染成金红色,预示着明天又是个好天气。
出发前一天晚上,李慕年在工作室里最后一次检查行李。苏柳华坐在地板上,帮她整理摄影器材,确保每一个镜头、每一块滤镜都妥善安置。
"这个给你。"李慕年递给他一个小相机,"每天拍一张照片发给我,让我知道你过得怎么样。"
苏柳华接过相机,翻看着这个轻巧的设备:"我不像你那么会拍照。"
"没关系,只要是你的视角,我都想看。"李慕年在他身边跪下,双手捧住他的脸,"答应我?"
"答应你。"苏柳华吻了吻她的掌心,"我有个东西要给你。"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条细细的银链,坠子是一小块深蓝色的石头,被切割成泪滴形状。"蓝铜矿,"他解释道,"形成于五亿年前的海底。比钻石稀有得多。"
李慕年转过身,让他为自己戴上项链。冰凉的石头贴上皮肤,很快被体温温暖。"我会一直戴着它。"她承诺道。
那一夜,苏柳华留在了工作室。他们相拥而眠,听着窗外熟悉的海浪声,谁都不愿提及明天的分别。
清晨,李慕年轻手轻脚地起床,不想吵醒还在熟睡的苏柳华。她煮好咖啡,坐在窗边看着太阳从海平面升起,将整个房间染成金色。
"早安。"苏柳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刚睡醒的沙哑。
"早。"李慕年转身微笑,"咖啡好了。"
苏柳华走过来,从背后抱住她,下巴搁在她肩上:"我昨晚做了个梦。"
"什么梦?"
"梦见我们老了,住在那栋有环形阳台的房子里。你还在拍照,我写书,每天傍晚一起看日落。"
李慕年靠在他怀里,想象着那个画面:"听起来很完美。"
"是啊,很完美。"苏柳华收紧手臂,声音低沉。
机场的告别比想象中轻松。苏柳华帮她把行李推到安检口,然后停下脚步。
"就送到这儿吧。"李慕年接过行李,努力保持声音平稳,"三个月很快就过去了。"
苏柳华点点头,突然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给你的。登机后再看。"
"神秘兮兮的。"李慕年笑着接过信封,塞进随身包里,"记得我们的约定?"
"每天一张照片。"苏柳华保证道,"还有,照顾好自己。"
"你也是。"李慕年踮起脚尖,最后一次吻他,"我爱你。"
"我也爱你。"苏柳华轻声回应,"去吧,别误机了。"
李慕年转身走向安检,每一步都比前一步更艰难。在拐角处,她忍不住回头,看到苏柳华依然站在原地,目光紧紧追随着她。她举起手挥了挥,他也抬手回应,然后慢慢消失在视线中。
登机后,李慕年找到自己的座位,这才打开苏柳华的信封。里面是一叠照片,每一张背面都写着日期和简短的话。她翻看着,发现这些都是苏柳华偷拍她的瞬间——她在海边拍摄的侧影,她专注修图的模样,她熟睡时的样子...最早的一张竟然是他们初次见面那天,她浑身湿透跪在沙滩上救他的场景。
最后一张是昨天拍的,她在工作室打包行李的背影,背面写着:"无论你走多远,我都会在这里等你回家。"
李慕年将照片贴在胸前,望向窗外渐行渐远的地面。飞机爬升穿过云层,阳光突然倾泻而入,照亮了她脸上的泪痕。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