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力量
回到上海,肖战赶忙处理了工作的事情,加了几个通宵班,然后就生病了,昏睡了几天,还是按规定请了病假。
第五天肖战终于感觉恢复了力气,只是这几天都没见到王一博。那天王一博那句“全新的战车”余音犹在耳畔,带着滚烫的烙印,灼得肖战心口发烫,混杂着羞赧与一丝被强势征服后的悸动。身体的酸软和隐秘处的钝痛是此前激烈情事的铁证,那一句句互相表白,提醒着他与王一博关系的彻底蜕变。
王一博自律得可怕,这个点想必早已在健身房挥汗如雨,或是已在书房处理SOM堆积如山的文件。肖战挣扎着起身,丝滑的薄被滑落,露出肩颈和胸膛上那些尚未消退的、昭示着占有的暧昧红痕。他赤脚踩在昂贵的羊绒地毯上,走进主卧自带的浴室。“王一博,你是狗吗?咬了这么久都不消退。”肖战有点生气。
温热的水流冲刷着身体,试图洗去那份深入骨髓的疲惫与黏腻感。镜面被氤氲的水汽模糊,他抬手抹开一小片清晰。镜中的人影眼尾泛红,嘴唇微肿,眼神里除了疲惫,更深的是一种茫然——一种被王一博强势拽入未知领域后的茫然。
“那你呢?肖战,你想要什么?你想要的,你敢要吗?”
王一博沉甸甸的诘问穿透水汽,再次叩击他的鼓膜。他想要王一博,这份渴望在那夜被彻底点燃,清晰得如同外滩璀璨的灯火。
可这份渴望之外呢?作为SOM设计部的一员,他追求的设计理念;作为儿子,他背负的家庭期望;作为一个刚刚与同性、且是自己顶头上司确定了关系的男人,他即将面对的现实洪流……
王一博有很多选择的余地,他似乎没有。就像此前收到王一博递来的“橄榄枝”,他没有太多犹豫。就算他急流勇退,回到重庆,重新开始做设计工作,哪怕只有几千的工资,也足以就这样生活下去。没什么不能过的。
但是他不甘心。王一博看透了他。他们都是认真且较真的人。
——————————
床头柜上的手机嗡嗡震动,打破了浴室的寂静。屏幕上跳动着母亲的名字。肖战擦干身体,裹上浴袍,深吸一口气接起。
“喂,妈?”
“战战啊,”母亲温柔的声音传来,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工作累不累?”
“还好。”肖战的声音有些发涩。
“那就好。那个……”母亲顿了顿,语气更轻柔,却也藏不住那份根深蒂固的期望,“你陈阿姨你还记得吧?她女儿刚从法国学艺术回来,现在在宝龙美术馆工作,人特别好,又文静又有气质。你看……这个周末有没有空?妈妈帮你们约着一起吃个饭?就当认识个新朋友,年轻人多交流交流嘛!”
又是“认识新朋友”。母亲话语里那份指向“正常”人生轨迹的推力,温柔却极其坚韧,像一张无形的网,瞬间勒紧了肖战的心脏。镜中的身影似乎又单薄了几分。
“妈……”肖战喉头发紧,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浴袍边缘,“最近……项目特别紧,SOM这边有个很重要的工业遗产改造项目在竞标,我负责主设计,没得时间……”
“工作再忙,终身大事也不能耽误咯!”母亲的声音稍稍拔高,带着过来人的语重心长,“你看你三十多了,好不容易工作稳定下来,总得考虑成家立业。爸妈不图别的,就盼着你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安安稳稳的,将来生儿育女……”
“安稳”、“家庭”、“生儿育女”、“好姑娘”……这些词语编织成肖战从小被灌输的、关于“幸福”的标准蓝图。这份蓝图如此清晰,清晰到让他此刻对王一博那份炽热的、却注定“离经叛道”的渴望,显得如此苍白和难以启齿。巨大的疲惫和孤独感如同冰冷的潮水将他淹没。
“妈,我知道了……这事……以后再说吧。我这边马上要开个会,先挂了。”他几乎是仓惶地结束了通话,房间里只剩下他急促的呼吸声。现实的冰冷压力,远比王一博施加在他身体上的力量更沉重,更令人窒息。
房门被轻轻推开。王一博走了进来。一身剪裁精良的深灰色家居服,额发微湿,带着晨练后的清爽,手里端着一杯黑咖啡。他像一把出鞘的利刃,锐利而精神奕奕,周身散发着掌控一切的强大气场,与肖战此刻的萎靡形成了鲜明对比。
“醒了?”王一博的目光落在他身上,锐利依旧,却少了那种近乎吞噬的侵略性,多了几分沉静的审视。他走到落地窗前,“刷”地一声拉开了厚重的遮光帘。刺眼的阳光瞬间涌入,将肖战脸上的苍白和眼底的慌乱照得无所遁形。
肖战被光线刺得眯了眯眼。王一博踱步过来,视线精准地扫过他放在床头柜上、屏幕还亮着显示“妈妈”通话结束的手机界面。
“家里电话?”王一博的语气平淡无波,听不出情绪,目光却像探照灯一样锁住肖战的脸。
肖战的心猛地一缩,下意识想遮掩手机,却又觉得徒劳。他垂下眼睫,含糊地“嗯”了一声,手指用力攥紧了浴袍的衣襟,指节泛白。那些来自家庭的压力、对未来未知的恐惧,像巨石堵在胸口,让他无法在此刻对着眼前这个既是爱人又是上司的男人开口。
王一博的视线在他攥紧的手指上停留了一瞬,深邃的眸底掠过一丝了然,但他没有追问。他走到肖战面前,将手中的咖啡杯放在床头柜上,发出轻微的磕碰声。
“洗漱完吃早餐。”他的声音恢复了惯常的冷静,“九点半设计部例会,讨论‘EKA天际’项目的最终方案。你是主设,别迟到。”他刻意强调了“主设”二字,提醒着肖战另一个重要的身份和责任。
————————
SOM设计部。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坐满了人,气氛凝重。投影幕布上展示着王译磊团队精心打磨的工业遗产改造案——对传统工艺和环保材料的极致推崇。设计理念纯粹,文化价值极高。
然而,市场部负责人的脸色并不好看。
“王总监的方案艺术性毋庸置疑,”市场部经理推了推眼镜,语气委婉却带着压力,“但这次我们要和其他国企竞争,成本太高……”
市场部成员紧接着补充:“是的,方案中大量使用的手工定制砖、回收老木料以及复杂的传统工艺节点,成本确实远超预算。我们建议替换成视觉效果接近的工业化替代品,或者简化工艺……”
肖战坐在王一博下首的位置,指尖冰凉。他看着投影上自己倾注心血的设计图,仿佛看到它正被一点点涂改、肢解,变成一个迎合市场、堆砌材料的庸俗产物。这是他的理想主义在现实商业逻辑面前的第一次正面冲撞。他感到一种熟悉的窒息感,就像早上面对母亲电话时一样。
他几乎是本能地看向身旁的王一博。王一博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一支钢笔,神情淡漠,目光锐利地扫过发言的每一个人,最后落在肖战微微绷紧的侧脸上。他没有表态,仿佛一个冷静的旁观者。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开口,声音有些发紧,却带着坚持:“王总,各位同事。我理解市场和成本的压力。但项目的核心定位是保留工业遗存的同时,呼应并尊重地域性特征。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内敛的、有底蕴的东方美学。过度堆砌奢华元素和简化工艺,会破坏设计的灵魂和项目的长期价值,背离我们最初的定位。我坚持认为,真正的‘大气’在于格局和意境,而非表面的浮华。”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各部门的人交换着眼神。肖战的坚持在他们看来有些“不识时务”,但他们都知晓王一博与肖战的关系,不敢轻举妄动。
王一博终于动了。他放下手中的钢笔,发出轻微的声响,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看向肖战,眼神深邃难辨,开口却是对着所有人,声音不高,却带着无形的威压:“王总监,你说呢?”
王译磊,设计部总监,也是王家旁支的亲眷,他知道王一博的脾性,王一博参加这次会议,就是给肖战撑腰的意思。“SOM设计部不是流水线工厂,我们接这个项目,看中的就是它承载文化传承的潜力,我们要打造的是城市文化地标。”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市场部负责人,“成本问题,核算团队重新评估,寻找最优解,在保证核心效果的前提下控制预算。市场定位,企划部重新梳理,找到能打动目标客群、又不违背项目内核的沟通方式。Sean,”他的目光重新落回肖战脸上,“你的方案很好,坚持你认为对的核心。但,”他话锋一转,带着一丝严厉,“也要有落地性。半个月时间,我们和其他团队一起,拿出一个既保留设计灵魂、又能说服董事会和市场的优化方案。你要负责把它推过终点线。”
“接不接这个挑战,只听你自己的。”王一博看着他。
最后那句话,如同重锤敲在肖战心上。王一博没有替他碾平一切,而是把选择权、把这份沉重的责任,连同所有的压力和挑战,都明明白白地交还给了他。“接不接,只听你自己的”——这不再是情欲中的诘问,而是职场、是人生战场上的命题。
散会后,肖战独自留在会议室。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繁华的上海,车流如织,充满野心与规则。他走到窗边,看着玻璃上自己模糊的倒影。
王一博那句“只听你自己的”在耳边回响。他忽然明白了王一博的用意。所谓“力量”,不是王一博替他扫清一切障碍,也不是让他撞得头破血流去坚持一个空中楼阁。力量,是在认清现实规则的同时,依然有勇气和智慧去守护内心最珍视的东西——无论是纯粹的设计理念,还是那份不容于世却刻骨铭心的爱。
守护,意味着承担,意味着在妥协与坚持之间找到那条微妙的、属于自己的路。王一博给了他空间,也给了他底线。他要做的,是找到那份内在的力量,去平衡,去创造,去承担选择的后果。
他低头看着自己摊开的手掌,然后缓缓握紧。指尖传来的力量感,不再源于王一博的掌控,而是源于自己内心的某种觉醒。母亲电话里的声音、会议室里的压力、对未来的恐惧……这些礁石依然存在。但他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承受或仓惶逃避的肖战。
落日熔金,将黄浦江染成一片暖橘。肖战转过身,目光坚定地望向总裁办的方向。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落在地上,仿佛正以一种无声的姿态,与办公室内那个同样强大的身影重叠在一起。
真正的战役,刚刚开始。而他,必须找到并运用属于自己的那份“力量”。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