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元年,肖战扶持年仅18岁的王一博登基,朝中大臣虽不满,但迫于摄政王肖战的手段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肖战本是当朝永定将军家的幼子,与老皇帝的七皇子王一博自幼交好。
老皇帝去世,王一博本意并不想争帝王之位,做一个闲散王爷,但你不争不抢,不代表他人也这么想你。
老皇帝还没有入皇陵,王一博的其他几个兄弟都派刺客都来王一博这里转了四五轮。
最终,他们竟然向王一博的母妃下了毒手,母妃的死才让王一博下定决心做皇帝。
但是王一博在皇宫里向来与世无争,再加上皇帝不允许皇子过多的干涉朝政,所以王一博在前朝更没有交熟的文官武将。
就在王一博一筹莫展的时候,肖战从边关回来,带着500肖府的黑甲骑士,杀入了皇宫,替王一博手刃其他皇子。
将他拥入皇位,自己也被王一博封为摄政王。
几年来,肖战屡次亲自上战场,替王一博平定边关南蛮胡人的侵袭,近几年才算安定下来。
常年征战,身体怎么可能一直安然无恙,这不是又因为最近下雨,摄政王肖战又因为告病已经连续三天没有上朝了。
“陛下,臣是守卫司王守卫有要事要禀。”
王一博看着摄政王那空无一人的位置,眉头轻皱:“宣”
“陛下,河伯水患现在告急,急需朝廷派人赈灾。”
“河伯水患不是年年都有,还让往年的总督去吧。”
“陛下,近两年和往年不一样,今年的水坝被冲垮,稻田都被毁坏,别说今年征税了,今年百姓的吃喝都是大问题。”
“各个地区不都有储备的赈灾粮?”王一博不解。
自他登基以来,就要求各个地方建一个大粮仓,作为储备粮,就是为了以防这种天灾人祸。
王守卫继续参到:“陛下,这正是问题所在,不知为何,河伯那里只有10袋赈灾粮,其余的竟不知所踪。”
王一博把手中的奏折扔到王守卫面前:“大胆,好好的粮食怎会平白无故消失?”
大臣瞬间跪倒一片:“陛下息怒。”
王一博闭了闭眼:“算了,都起来了吧。”
“谢陛下。”
“众爱卿觉得应该派谁去赈灾?”
翰林书院张震奏道:“陛下臣认为摄政王可亲自去赈灾,此事是大事,涉及到赈灾粮的下落,更何况,大灾之后经常频发大疫,摄政王亲自过去,才能体现朝廷的重视。”
“臣附议。”
“臣附议。”
王一博看着朝下的一众大臣都在附议,手指揉了揉自己的额头:
“那就派摄政王肖战去赈灾吧,还有奏折要禀吗?没有就退朝。”
这时,一直从未开口的青年跪下:“陛下,臣认为摄政王心系朝廷,更何况最近久病,河伯水患那里的条件不利于病情恢复。”
上书侍郎张秉冷哼了一声:“谁知道是不是由于下雨矫情啊?这一年到头来,哪一个月摄政王不请病假休养?”
底下的大臣交头接耳,声音嘈杂。
“对啊,谁知道真病假病啊。”
“而且那肖峥是摄政王的亲哥哥,肯定向着自己亲弟弟说话。”
“对啊,更何况摄政王现在一权独大,谁知道是不是肖家想谋权篡位。”
肖峥大怒:“闭嘴,你们知道什么?我肖家世代忠诚于皇室,怎可做这大逆不道之事?”
谋权篡位四个字,正好稳稳当当触碰到了王一博的逆鳞。
“吵什么吵?就这么定了,退朝。”
王一博自从当了皇帝以后,总是疑心疑鬼,对于肖战,更甚……
尤其是肖战,纵然刚开始知道肖战不会谋权篡位的,要不然根本就不可能在他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单枪匹马为他杀出来一条血路帮他坐稳皇位。
但是功高震主,现在还是让王一博起了疑心。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