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市中第三法庭的法槌落下时,慕容正在低头整理卷宗。
对面原告席上,那个被公司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辞退,却拿不出来劳动合同的年龄人眼圈泛红。
慕容习惯在衣兜里放些牛奶糖果,此刻递的对方,声音很轻:
“等判决吧,我们证据站得住。”
走出法院,阳光透过梧桐叶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
慕容把卷宗塞进白背包,洁白纤细地左手腕配戴着杏色智能手表,我不习惯用手机。
一辆出租车停在路边,他上车后,此刻智能手表就叮咚地起来。
原来是实习生小林发来的一段视频,配文带着哭腔:“慕律师,您看看这个当事人,太冤了!”
视频是路口监控的片段,画面里穿藏青布衫的老人突然朝电动车扑去,骑车的小伙子猛得刹车,车还没停稳,老人已经蜷在地上呻吟。
配文的是本地博主写着:“外卖小哥撞人逃逸?老人倒地无人扶。”
评论区里骂声一片,有网友扒出外卖小哥的姓氏、家庭地址等等。
慕容的智能手表连接蓝牙耳机,戴上左耳无线耳机,划动手表接通。
“当事人叫王大海,二十五岁,送外卖的。”小林的电话紧随而至,“老人家属说他撞断了腿,要赔一百万,
现在天天有人堵在外卖点骂他,他被辞退了。他刚才在律所门口蹲了半天,说要是翻不了案,就从天桥跳下去……”
慕容反复回看这段视频。
老人扑向电动车时,膝盖先着地的瞬间明显顿了一下,不像是失去平衡的惯性,倒像有人在背后推了把似的。
“让他先来律所,带上所有能证明自己行程的东西。”
王大海进门声,蓝色外卖服上还沾着油渍,手里攥着皱巴巴的订单小票。
“我真得没撞他,”他声音发颤,指节泛白,“那天我送完最后一单,看见一位大爷在路边系鞋带,还绕开他骑的,车把离他还有半米远……”
他从口袋里掏出医院的缴费单,“我爸尿毒症住院,这一百万,把我卖了都凑不齐啊。”
慕容翻开老人家属提交的诉状,附带的X光片上标着“胫骨骨折”。
他抬眼问:“你车上的行车记录仪呢?”
“前二天摔坏了,”王大海的头低得更低,“他们都说,我是故意弄项的,就是想赖账。”
接下来的五天,王大海带着慕容跑遍了事发周边,便利店的监控拍到王大海绕行的画面,车确实没碰到老人。
社区诊所的医生记得,事发前一天,老人曾因“走路崴到脚”来拿活血化瘀的药膏,最关键的是:
慕容在社保区查到老人三年前就因“被电动车蹭倒”索赔过,当时的受伤部位也是左腿胫骨。
开庭那天,原告席上的老人女儿拍着桌子嘶吼:“监控台说明什么?我爸就是被他吓倒的!吓倒了就该赔钱!”
老人坐在轮椅上,被家暴属扶着不住抹眼泪,睛眼却总往法官席瞟。
慕容起身时,法庭里议论声停了。
他先播放了便利店的监控,慢放画面里,王大海的电动车与老人始终保持着距离。
“根据社区诊所的就诊记录,原告在事发前一天就有腿部扭伤。”
他调出三年前的索赔记录,投影在大屏幕上,“更值得注意的是,原告三年前的索赔事件中,受伤部位与本次完全一致,且两次都是‘被电动车惊吓’。”
他看向轮椅上的老人:“请问您,三年前索赔时,对方骑的是什么颜色的电动车?”
老人的哭声戛然而止,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慕容继续道:“我们有理由怀疑,原告存在利用相似伤情重复索赔的行为。”
法槌落下时,王大海猛地站起来,又腿一软跌回椅子上,眼泪砸在裤腿上洇出深色的印子。
法官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开:“原告未能提供有效证据证明被告存在侵权行为,其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走出法院,王大海抱着慕容的胳膊哭得像个孩子。
有旁听的市民举着手机围上来,庭审时有人录了视频,这会儿正对着慕容拍。
“律师您太厉害了!这种讹人的就该治治!”
“您叫什么啊?我们得给您宣传宣传!”
“律师您既有颜,又有实力,简直是小说男主的标配……”
当晚,那段庭审视频就在网上炸了。
#律师硬核揭穿碰瓷老人#的词条冲上热搜第一,视频里慕容冷静举证的样子被做成了表情包。
评论区里“有这样的律师,老百姓才敢出门”的留言刷了几十万条。
假如我是读者: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