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命运的剧本
一周后,北京,王一博个人工作室。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铺展的城市天际线,阳光如同熔化的金子,猛烈地泼洒进来,在光洁如镜的深色地板上投下大片明亮到刺眼的光斑。王一博陷在宽大的黑色皮质沙发里,长腿交叠,指尖夹着一支昂贵的金属笔,无意识地在膝盖上摊开的厚重文件夹边缘敲击,发出极轻微的“哒、哒”声。经纪人李姐坐在对面,语气是压制的兴奋和职业性的审慎。
“陈凯旋导演,你是知道的,圈内泰山北斗,五年磨这一剑,剧本你通读过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冲着明年所有顶级奖项去的超一流配置。”李姐目光灼灼,语速快而清晰,“双男主,设定极致:一明一暗,游走于法律与道德的灰色边缘,是精神上的镜像,是命运的死敌也是唯一的知己。灵魂层面的纠缠比任何肢体冲突都更有张力,极其考验演技,也极其容易封神。”她说到这里,刻意停顿了一下,目光如炬,小心地审视着王一博每一寸细微的表情变化,“另一个毫无争议的意向人选是……”她吸了口气,“肖战。”
王一博翻动剧本的手指几不可查地停顿了一下,纸张发出轻微的脆响。他的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酷盖模样,只是眼睫低垂,在眼下投出小片阴影,完美掩盖了眸底深处一闪而过的、极其复杂的细微波动。他从喉咙里发出一个近乎气音的、淡淡的单音节:“嗯。”表示他在听,示意她继续。
“我清楚,你们之前……合作过那部现象级的戏,后来也有些……嗯,沸沸扬扬的传闻,加上这么多年,你们团队默契地避开了所有同台可能性,更别说深度合作。”李姐斟酌着用词,语速放缓,每个字都带着重量,“但是,一博,首先,这是个摆在眼前、任何有追求的演员都无法拒绝的黄金机会,陈导的戏,是通往另一个高度的通行证。其次,也是最关键、最致命的一点,陈导那边态度斩钉截铁,他就是看中你们俩之间那种……独特的、无法复制的、近乎玄学的化学反应,他坚信这种化学反应能在他的镜头下碰撞出足以载入影史的极致火花。团队已经做了最全面的风险评估和收益预测,从项目本身、导演权威、制作团队顶级配置、后期冲奖概率来看,利远远远远大于弊。”她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锁定他,“你的意思?”
会议室里陷入一种高质量的沉默,只有中央空调微弱的风声在嘶嘶作响。窗外的阳光有点过于猛烈,刺得人眼睛发胀。王一博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剧本粗糙的纸张边缘,那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他的笔记。剧本确实极好,每一个转折都充满雷霆万钧的张力,角色复杂得像一座深矿,对他而言是渴望已久的、能彻底燃烧自我的挑战。至于合作对象……他眼前不受控制地闪过那天在盛典后台,肖战那个完美却冰冷的笑容,空气中那份几乎令人窒息的微妙尴尬,以及台下粉丝们疯狂而灼热的解读目光。
他“啪”地一声合上剧本,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语气果断,不容置疑:“接。”
干脆利落,一如他决定一件事后的一贯风格。
几乎在同一时间,肖战的工作室里,也进行着一场高度相似却又因人物性格而细节迥异的对话。气氛更显温和,却也一样严肃。
“剧本我反复研读了三遍,甚至做了人物小传和情绪脉络图,”肖战靠在舒适的米白色沙发里,手里拿着厚厚一沓被翻得边缘微卷的剧本,手指点着其中用不同颜色荧光笔重点标注的段落,“确实堪称杰作,人物维度之丰富,内心冲突之剧烈,对演员的理解力和表现力都是顶级考验。导演和制作团队都是业内金字塔尖,诚意和野心都肉眼可见。”他顿了顿,抬眼看向对面的经纪人王姐,目光里带着坦诚的询问,“王一博那边……最终确定了吗?”他的名字被自然平和地说出,听不出任何特别的情绪,就像在讨论任何一位可能合作的优秀同事。
“那边团队已经正式回函,同意了,意向非常强烈。陈导的意思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属意的就是你们俩,据我所知,从未考虑过第三个人选,连备选都没有。”王姐回答得干脆利落,带着职业经纪人的精准与果断,“战战,这是一个无论是对于提升你的事业格局、拓宽戏路,还是对于演员本身的艺术追求而言,都近乎完美的机会。我们必须抓住。”
肖战闻言,轻轻向后靠进沙发背,像是要将某种无形的重量轻轻卸下。他轻轻吐出一口气,像是叹息,又像是决断前的准备,指尖在光滑的纸页上无意识地来回摩挲了几下,仿佛在掂量着其中沉甸甸的分量。然后,他抬起头,露出一个 professional 的、无可挑剔的笑容,眼神明亮而坚定,一如他面对重要抉择时那样:“我明白。剧本、导演、团队,都无可挑剔,角色我也非常有创作欲望。那就接吧。”他顿了顿,像是给自己下一个清晰的注脚,声音平稳而清晰,“工作是工作。”
最后四个字,清晰无误,掷地有声,既像是说给王姐听,也像是说给自己听,冷静地划下一道无形的、安全的界限。
消息虽未正式官宣,但业内顶尖的资源和目光早已聚焦。粉圈更是通过各种蛛丝马迹和小道消息捕捉到风声,瞬间引发核爆级的震荡。期待、兴奋、担忧、质疑、对过往历史的疯狂考古、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各种声音如同海啸般充斥网络每一个角落,将这场尚未正式开机、连剧本围读都未开始的合作,提前推向了万众瞩目、毁誉参半的风口浪尖。
首次剧本围读会定在一间安静隔音、氛围严谨的专业会议室里。长条桌旁,气氛肃穆而专注。
王一博到得格外早,几乎是第一个。他选了靠窗的位置坐下,一身黑色卫衣,鸭舌帽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戴着黑色耳机,仿佛彻底隔绝了外界的一切,低头专注地看着手机屏幕,只留下一个“生人勿近”的冷感侧影。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身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锐利线条。
肖战稍晚几分钟进来,穿着柔软的白色毛衣和深色休闲裤,看起来比盛典那天柔软亲和了许多,像是温暖的邻家学长。他脸上带着淡淡的歉意,一进门就先微微鞠躬。
“抱歉,各位老师,导演,路上实在有点堵,久等了,不好意思。”他对导演、制片和在场的其他演员工作人员致歉,态度诚恳谦逊。然后目光自然地扫过全场,在窗边那个低着头的、几乎与阴影融为一体的黑色身影上几乎没有停留,便极其自然地在他正对面的空位坐下,拿出自己贴满彩色标签、笔记详尽的剧本和笔,姿态放松却透着认真的专注。
“好了,人齐了,我们不浪费时间,直接开始。”陈凯旋导演是个严肃认真的老派导演,不喜欢任何虚礼,环视一周,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直接进入正题。
一开始是公式化的轮流朗读和初步讨论。王一博和肖战都是极其专业且敬业的演员,很快抛却所有外界杂念,全身心投入到角色和故事的世界中。他们就人物动机、行为逻辑、背景细节和某场关键戏的情绪层次处理提出了截然不同甚至针锋相对的看法,言语交锋,观点碰撞,专业而犀利,谁也不轻易让步,空气中仿佛能闻到思维激烈摩擦产生的灼热火花味。
“我觉得这里,他的愤怒就应该像火山爆发,毫无保留,”王一博指着剧本上一段密集的、充满惊叹号的台词,语气肯定,带着他特有的执拗和专注,“所有压抑的、扭曲的情绪积累到极点,就在这里必须是一次不顾一切的、毁灭性的总爆发,要有摧毁一切也包括摧毁他自己的力度。” “我的理解略有不同,”肖战微微蹙眉,手指点着剧本稍前一点的一处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伏笔,声音温和却立场异常坚定,“你看这里,他潜意识里还对过去共享的信念存有一丝微弱的火种,有一丝不忍。所以这里的爆发不应该只是纯粹的、单向度的愤怒,更应该带着一种撕裂般的痛苦和绝望,是哀莫大于心死,是外放的咆哮与内敛的剧痛同时撕裂他。”
在场的其他演员和工作人员都能感受到那种高手过招、棋逢对手的强大气场,纷纷屏息凝神,不敢轻易插话,生怕打断了这精彩绝伦的思维碰撞和艺术探讨。
中途休息,工作人员端着托盘进来分发咖啡和茶水。王一博几乎是下意识地伸手,准确无误地从托盘里拿下一杯什么都没加的黑咖,手臂越过小小的会议桌,自然而然地推到桌子对面,正好停在肖战面前的位置,然后自己才随手拿起另一杯同样的黑咖。
动作流畅、熟悉得像是刻入骨髓的肌肉记忆,甚至没有抬眼看一下对方,仿佛这只是过去某个片场无数个日夜形成的、无需思考的本能。
正低头用笔细致标注剧本某处情绪的肖战愣了一下,看着眼前那杯恰好符合自己多年不变口味的黑咖,睫毛微不可查地颤动了一下,抬起眼,目光落在对方那骨节分明的手上零点一秒,低声道:“谢谢。”
王一博似乎也才猛地意识到自己刚才下意识做了什么,拿着杯子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色,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只是略显生硬地、欲盖弥彰地回了句:“顺手。”仿佛只是为了掩饰那一瞬间穿越时空的恍惚和尴尬而做出的、苍白的多余解释。
空气再次安静下来,弥漫着一点不易察觉的微妙,还有一丝……若有似无的、关于遥远过去的、共同拥有的片场记忆的温暖怀念。他们都清晰地记得,很久以前,在某个燥热喧嚣、汗水与笑声交织、充满创作激情的片场,这也是习惯成自然、无需思考、甚至无需言谢的日常小事。
围读继续,气氛愈发投入和激烈。当读到一场需要极致情绪爆发和强大张力、几乎要耗尽演员所有心力的核心对手戏时,两人的声音在台词中交织、对抗、纠缠、嘶吼、低泣,仿佛有一股强大的、无形的、近乎狂暴的电流在会议室里噼啪作响,疯狂地牵动着房间里每一个人的情绪。那一刻,所有现实的隔阂、多年的疏离、外界的纷扰似乎都被这纯粹到极致的专业热情、对角色的极致投入和灵魂层面的碰撞暂时蒸发殆尽。他们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了多年前那个夏天,那个只有他们、角色和故事存在的世界,彼此激发,互相成就,酣畅淋漓,忘乎所以。
结束时,陈导严肃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了满意甚至略带兴奋和疲惫的神色,他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很好!非常好!这就是我要的感觉!精准,有力,还有那种该死的、迷人的、复杂的灵魂拉扯感!保持住!一定要保持住这种状态!下周正式进组开机,我希望你们能把这种状态,这种能量,原封不动地、甚至加倍地给我带到实拍现场!”
众人陆续起身,互相道别,寒暄着离开,脸上都带着兴奋后的余韵。王一博和肖战不经意间落在了人群后面。
“演技进步很大,肖老师。”王一博开口,语气听起来依旧是平淡无波,听不出是纯粹的客套还是藏着些许真实的、不愿轻易承认的赞赏。
肖战闻言笑了笑,一边整理着自己桌上散落的写满笔记的剧本和笔,一边回应,目光并未直视对方:“你也是,一博老师。”他顿了顿,像是经过短暂的思考,终于抬起眼,目光落在对方脸上,带着专业演员之间的坦诚和尊重,“期待接下来的正式合作。”
“一样。”王一博的回答依旧言简意赅,吝啬字数,仿佛多一个字都是浪费。
两人并肩走出会议室,然后极其自然地在走廊尽头分流,走向不同的方向,没有任何多余的交流。光影在长长的走廊里交错投下,将他们的影子时而拉长,时而缩短,时而因角度问题短暂地重叠在一起,然后又迅速分开,如同他们之间那段难以言明、充满纠葛与空白的历史和依然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将来。
新的篇章,即将伴随着摄影机的转动声和清脆的打板声,正式开启。前方是艺术的巅峰挑战,也是情感的幽深暗流,等待着他们去共同面对,共同穿越。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